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張英雄 肖亞琴)近日,衡南縣司法局硫市司法所聯合衡南縣法律援助中心、硫市鎮婦聯、栗江法庭以及專業律師,成功調解一起歷時一年的贍養糾紛案件。該案通過資源整合,啟動多元化解機制,為老年人權益保障提供了新范例。
跨部門協作:織密維權“保護網”
2024年初,73歲的唐奶奶因子女贍養問題向衡南縣司法局硫市司法所求助。案件涉及家庭矛盾突出、子女經濟能力差異、贍養協議履行爭議等復雜因素,僅靠單一部門難以解決,為此,硫市司法所聯合多部門共同推進矛盾化解。
在糾紛調查階段,硫市司法所第一時間受理老人訴求,聯合網格員開展家庭走訪,核實子女經濟狀況和唐奶奶的身體、生活狀況及需求,協助老人收集證據。縣法律援助中心開通綠色通道,指派資深律師免費代理,梳理法律關系,制定調解方案,并向唐奶奶子女闡明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后果及法律責任。鎮婦聯主動介入,為唐奶奶申請臨時救助并開展心理疏導。
在糾紛調解階段,栗江法庭提供調解指導和訴訟兜底,選派法官參與調解,從審判角度分析案件焦點提供調解指導并明確法律適用標準。對于如若拒不配合調解的當事人,依法受理案件并快速審理。司法所助理員和律師運用“背對背”調解技巧,注重情感引導,通過回憶家庭往事、強調傳統孝道美德等方式分別向子女剖析法理與人情,促成雙方達成共識。
經過多次聯席調解,最終形成“贍養費+定期探望+醫療幫扶”調解方案,唐奶奶子女當場簽署調解協議并履行首期贍養費給付。
多元化解:構建和諧“新路徑”
在此次贍養糾紛調解過程中,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靈活運用情、理、法平衡各方。一是人民調解前置,依托村級調解員摸清矛盾根源,核實家庭情況,收集相關證據,組織家庭會議修復親情紐帶。二是行政調解補充,針對贍養費計算爭議,依據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,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子女經濟承擔能力確定贍養費金額。三是司法調解兜底,通過法院司法確認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,消除老人后顧之憂。這種“法理情”相結合的模式,既維護了法律權威,又延續了家庭和睦。
這起贍養糾紛的妥善處理,是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在基層的生動實踐,實現了調解力量的“專業互補”和程序的“無縫銜接”,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堅實保障。下一步硫市司法所將加強風險源頭防控,進一步完善糾紛預警機制,聯合網格員、村干部定期走訪摸排矛盾糾紛,提前發現苗頭問題,促使矛盾糾紛發現在早、化解在小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